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简章 - 正文
福建医科大学各学院及专业介绍
来源:fjzsksw.com 2009-6-14 17:39:14 【字体:小 大】

基础医学院简介

基础医学院成立于2001年1月,前身是基础医学部,始建于1959年。学院承担着全校各专业基础医学和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负责2900名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学院下设1个学院办公室;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等7个学科系;数理与计算机学、外语等2个教学部。建有福建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6个教学实验室。学院在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个专业开展博士生培养工作,在10个专业开展硕士生培养工作。学院有1个省级211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3个校级重点学科;6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4门省优质硕士学位立项建设课程;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中心及多个省内著名科研机构。拥有教职工269人,其中专任教师188人;博士37人、硕士85人;教授26人、副教授49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1支省高校创新团队;入选国家级、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人;校青年骨干教师42人。

 

五年制临床医学(临床病理学方向)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病理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院从事临床病理学诊断工作,或在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理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检体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临床诊断病理学、法医病理学、病理学实验技术、超微结构病理学、细胞病理学、肿瘤学、局部解剖学、药理学、实验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细胞生物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病理学实验技术及司法鉴定以及相关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四年制英语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和所学专业知识在医疗、卫生、科研、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或教育等机构从事口笔语翻译及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医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语音实践、英语实用语法、英语听力、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基础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级英语、口译、英美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学、英语语言学概论、医学英语词汇与文献选读、医务英语口语、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外事、口笔语翻译、英文编辑、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临床医学院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协和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等5所临床医学院组成。    第一临床医学院是我校主要临床教学基地之一,成立于2000年。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教务科、学生支部、医学教育科四个科室。学院现有教师543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68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名。学院在20个专业开展博士生培养工作,在41个专业开展硕士生培养工作。有博、硕士研究生导师131名、每年承担着我校临床医学等10多个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学院现设有37个教研室(组),负责300多名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拥有福建省医学重点学科2个、省医学领先特色专业2个;省优先发展学科5个。福建省神经病学、高血压、腹部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咽喉等6个研究所和我校17个研究机构以及福建省医学会的14个专科分会挂靠学院。2003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2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8项。 

第二临床医学院是我校主要临床教学基地之一,成立于2000年。学院位于泉州,是闽南地区最早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单位。目前设有13个医学教研室,有正、副教授93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1998年开始招收全国统招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全国统招博士研究生。学院在4个专业开展博士生培养工作,在17个专业开展硕士生培养工作。目前在院研究生、本科生近300人。学院还设有手外科研究室、糖尿病研究室、肾病研究室、肝胆研究室、耳鼻喉研究室、介入超声研究室、自身免疫性研究室、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室、睡眠呼吸研究室等9个研究室,2000年以来共有38项科研成果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

协和临床医学院是我校主要的临床教学基地之一,成立于2000年。学院下设有办公室、教务科、学生支部和科教科等4个教学管理机构,设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诊等25个二级学科教研室,以及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心脏外科、放射诊断学等31个三级学科教研组。学院现有教师641人,其中高级职称346人,正、副教授14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2人。学院在22个专业开展博士生培养工作,在31个专业开展硕士生培养工作,有四所临床教学医院作为本科教学基地。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262人、硕士生341人、博士生54人。2003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省部级奖32项,其中:福建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3项;中华医学奖三等奖1项。

省立临床医学院是我校主要的临床教学基地之一,成立于2001年9月。学院现有福建省立医院、福州市第一医院、龙岩市第一医院、宁德市医院和厦门市第三医院五个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学院现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核医学科、放射科、检验科、中医科、麻醉科、B超、药学、护理学、医院管理、消化内镜、急诊医学等20个临床教研室。2008年学院新增急诊医学教研室、消化内镜教研室。学院现有教师3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6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3人。学院目前在1个专业开展博士生培养工作,在21个专业开展硕士生培养工作。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331人,硕士生154人,博士生1人。2003年以来,学院2003年以来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7项、三等奖21项;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福总临床医学院是我校主要的临床教学基地之一,成立于2001年。学院下设内科、外科、诊断、妇产、小儿等13个教研室。学院目前拥有32个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5人。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近300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约250名,学院目前负责470名在校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学院专家在国家、军队及省市担任各类学会学术职务的有320多人(次)。每年派出技术骨干到国外进修、学习,设立科研专项基金与配套基金。承担了军队和省内重点科研项目。十五以来,获国家、军队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共18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

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既有创造性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的高级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局部解剖学、外科学总论、影像诊断学、医学统计学、传染病学、自然辩证法、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计算机文化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

授予学位:临床医学硕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疗、科研机构及医学院校从事医学科研、教学、管理、临床医疗等工作。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免疫学、检体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实验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外科学总论、传染病学、机能学实验、病理生理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疗、科研机构及医学院校从事医学科研、教学、管理、临床医疗等工作。近年来,有91%的毕业生在医药卫生行业就业,其中,在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达88%以上。

 

五年制临床医学(急救医学方向)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对急危重病学方向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医院急诊、院前和危重病房从事诊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急救医学(包括院前急救、院内紧急处理、危重症监护、中毒及灾害医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急危重病医学、急危重病诊疗技术学、危重病的检测和监护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疗单位从事急救医学技术及急危重症监护、救治等工作。

 

公共卫生学院简介

公共卫生学院前身为预防医学系(原名卫生系),始建于1959年。学院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余人,其中博、硕士生近百人。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职业与环境卫生学系、营养与保健医学系、卫生管理与社会医学系、社区卫生与全科医学系等5个学系和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人才培训中心及福建医科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所。拥有福建省重点高校环境与健康重点学科,先后建立预防医学省级重点教学实验室等8个专项实验室,有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20余个校外专业和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教授、副教授占50%以上,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0余名,教师中博硕士比例达80%,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拥有福建省预防医学特色专业、省预防医学教学示范中心及省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数十人次留学、出访美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日本长崎大学医学部等建立了协作关系。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50多项科研课题,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多项。培养各类中高级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人才5000余人。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保健等机构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公共卫生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预防医学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传染病学、卫生化学、卫生毒理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保健机构及医学院校从事预防疾病控制、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

 

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及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行政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学概论、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管理统计学、医院管理学、卫生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政府、医院、公共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等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口腔医学院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成立于1984年,2000年10月改系建院。学院建立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学位教育体系。现有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基础医学等五个教研室及口腔医学实验室和实验中心,有12个临床实习基地。口腔医学专业为福建省特色专业,口腔修复学、牙周病学等学科为省、校级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教师队伍中,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9人,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6人,青年骨干教师6人,多名专家在全国高校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各学科专业委员会担任常委或委员。学院现每年招收本科生90多人,博、硕士研究生近30人。学院每年培养的本科生考入全国重点口腔医学院校和福建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平均数为30.5%。毕业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95%以上。学院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学院聘请国内外口腔医学界知名专家、教授为专业客座教授,与国内外口腔医学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注重口腔医学最新发展成果的学习运用,提升学院教学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

 

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免疫学、检体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实验诊断学、外科学总论、预防医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耳鼻咽喉科学、细胞生物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医学院校、各级医院及门诊从事教学或口腔疾病诊疗工作。近年来,100%的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简介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学院设有医学检验系、麻醉学系、医学影像学系、眼科学与视光学系和康复治疗学系等五个系。学院设有5个专业:医学检验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眼科学与视光学方向)和康复治疗学。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780名。学院现有教师243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165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9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福建省优秀教师1人,福建省师德标兵1人,福建省优秀专家3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博士生导师8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承担了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成人教育等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工作。2002年以来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6项;省精品课程1项;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课题40余项;在国内外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00余篇;60余人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团体中任职,其中有24人担任福建省各学会的正副主任委员职务。学院于2008年成立实验教学中心,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文理科相互渗透,多学科交叉以及雄厚的医学基础和临床教学的优势进行医学专业教育。

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检体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病原生理学、外科学总论、分析化学、临床寄生虫学及寄生虫检验、仪器分析、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检验检疫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医院、医学院校、生物制品公司从事临床检验、管理、教学、科研及仪器试剂销售等工作。近年来,100%的毕业生在医药卫生行业就业。其中,在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达88%。

五年制麻醉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药物依赖戒断及疼痛诊疗等领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疼痛治疗、术后监测、生理机能调控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检体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实验诊断学、外科学总论、麻醉解剖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麻醉设备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疼痛诊疗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疗单位、医学院校从事临床麻醉、疼痛和ICU、科研及教学管理工作。近年来,有100%的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其中,在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达88%。    

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检体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实验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医学电子学基础、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检体诊断学、内科学、影像设备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CT、MR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物理学、人体断面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各级医疗单位、医学院从事医学影像诊断、科研及教学管理工作。近年来,100%的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其中,在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达90%。

 

五年制临床医学(眼与视光学方向)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眼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视光学专业方面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医院、眼视光学临床门诊、科研教育机构,以及涉及视力保健产品的公司、眼镜企业等方面工作的眼视光学医师或眼科医师。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眼科学与视光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检体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实验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物理光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基础、眼科学临床、视光学理论、验光学与配镜学、低视力学、助视器学、眼镜学与视光学、眼科手术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疗单位、医学院校、视力保健产品公司、眼镜企业从事眼科临床、保健、科研及教学工作。

五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治疗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体育运动机构、社区服务等部门从事康复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检体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实验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神经生理学基础、康复医学概论、医学营养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学、康复评定学、病原生物学、中医学、细胞生物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疗单位、学校、体育运动机构等部门从事康复医疗、教学、预防保健等工作。

 

护理学院简介

护理学院创建于1985年,是我省高等院校设置的第一个高级护理专业。目前已形成国内护理学专业为数不多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多形式、完整的办学体系。多年来,学院秉承精品、精致、精英的理念,坚持省内领先、国内一流、面向世界的办学宗旨,坚持教学改革。目前,已获得国家级护理学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文护理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福建省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福建省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改工程建设项目和成果。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56名,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29人。设立6个教研室及1个实验教学中心,拥有4所附属医院、7所教学医院及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临床护理教学基地。近年来,学院专业教师先后共获得国家、省(部)、厅级科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近40项,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主编全国教材、华东地区协编教材16本,参编全国统编教材、华东地区协编教材25本,VCD音像教材1套。承担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30多项。目前护理学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79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6人;业余本、专科学生952人。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福建省护理学科领域中的带头人。

 

四年制护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初步能力,能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预防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学生就业率达100%,其中98%的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在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达96%。

 

药学院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于2000年4月开创药学本科教育,是一个具有学士-硕士-博士等多种人才培养层次,集教学、科研、开发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等药学教育机构。设有2个本科专业:药学(省级特色专业,含临床药学和药物分析2个专业方向)和药物制剂,拥有药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福建省高校药理学重点学科,福建省高校天然药物药理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基础实验室和福建省生物医药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975人、博硕士研究生83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及副高级职称19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7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5名。学院有3名教授为留美回国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学院具有《药理学》、《药物分析》和《分析化学》3门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1门省级优质硕士课程,1个省级药理学教学团队,1个省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省级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省级药理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近年来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等一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一批科研课题。

四年制药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临床医学概论、生药学、实验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制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理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医疗单位、药检所、医药公司、医药企业、医学院校就业。近年来,有95%以上的毕业生在医药卫生行业就业。

四年制药物制剂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制剂技术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工程学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发酵工艺学、化工原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理学、生药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药卫生单位、药检所、医药公司、医药企业、医学院校从事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或管理工作。

 

人文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我校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事业发展需要,在原人文社会科学系基础上组建而成的集人才培养、公共课、专业课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新兴学院。学院现有在校生603人。是我省医务社会工作和医学心理学人才培养、科研中心的重要基地。学院现有28名(专职)教师,其中有4名正教授,8名副教授,9名讲师,7名助教。学院现有在校生604人。学院重视教学条件的建设,不断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实验室设施齐全,拥有三个与教学相配套的研究中心: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校女性研究中心、校医学人文研究中心;拥有1个综合实验室(下设六个不同功能的实验室);一个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我院的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鉴定站)。还拥有供教师学生专用阅览室藏书15000余册,期刊100余种。学校注重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教师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6项,在国内外各种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著述参编学术专著和教材30部。学院在哲学、医学哲学、医学美学、医务社会工作、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上具有较强的力量,同时注重人文科学同医学的联系,注重相关边缘学科的拓展。

 

四年制社会工作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社会学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学、社会福利思想、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小组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普通心理学、基础医学概论、法学通论、临床医学概论、人力资源管理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卫生部门、学校、社区和企业等从事管理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达95.9%。

四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本的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较熟练的临床心理治疗和学校心理健康实践的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学校和行政管理等机构进行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和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进行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以及将其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某一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精神病学、心理统计学及应用、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管理心理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学校、公检法和企业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从事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